九转金丹术消耗精气(九转金丹修炼法 秘本)

网友整理

不可否认,号称\"化丹手\"的温逐流,是喋血云梦的主要推手,在他的帮助下,温晁和王灵娇才能顺利的完成\"灭门江氏\"的任务。这位实力高强的人物,是仙门百宗中顶级的高手,最擅长的绝技是\"化丹\",即把他人体内苦心修炼的金丹化掉,直接结果就是废掉对手的全身修为,变成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的普通人。就像是《天龙八部》中星宿老怪的看家绝技\"化功大法\"的意思。

九转金丹术消耗精气(九转金丹修炼法 秘本)

作为电视剧版的温逐流,在人物设定方面,由凶狠无情的杀手,灌注了几分人情。比如虞紫鸢自尽之后,王灵娇想要拿尸体泄愤,却被温逐流制止,因为在他看来,江氏夫人虞紫鸢的刚烈品性,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;另外,在江澄落入温晁手中时,温宁为了救人,在宴席上偷偷下药。温逐流被温晁强行劝酒,酒到唇边,已经发现有异,但他看了外面悬吊的虞紫鸢和江枫眠遗体,默不作声的喝下药酒,成就了魏无羡和温宁的救人行动。

由此可见,剧版的温逐流虽然心狠手辣,甘心追随温晁为虐,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意志。江夫人的口中可知,温逐流原来姓赵,在他面对旧相识\"紫蜘蛛\"虞紫鸢的时候,仍然保持着旧日感情,并且在江夫人的儿子江澄落入危难时,不忍赶尽杀绝,暗中相救。所以,在不涉及温氏安危的情况下,温逐流其实良心未泯。

另一方面,温逐流的忠贞不渝也是必须认可的,温若寒的救命之恩,换来他的一生报答。温逐流对温氏的为非作歹,是心知肚明,也抱着非议的态度,但他依旧选择了无理由服从,甚至是在温晁的颐指气使之下。

云梦江氏究竟还是丧于温逐流之手,没有化丹手的帮助,凭江氏夫妇和儿子江澄的修为,决不能让莲花坞被宵小攻陷,也不会沦落到连兵卒的刀剑也抵御不住的地步。失去金丹的修士,就像是贬落凡尘的仙人,面对最柔弱的攻击也无力抵抗。

无论如何粉饰,化丹手毕竟沾满血腥,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很多人的生离死别,在温逐流的逻辑,\"你救了我的命,我就拿我的命还给你\"。面对这样的愚忠和痴情,魏无羡愤恨不已,质问说\"凭什么你的知遇之恩,要别人付出代价\"。不知温逐流是否想通这个问题,他的忠诚与愚昧相并行,最后也是因此害了自己。温逐流,究竟是个好人还是恶人呢?

作为内丹修习者,云梦江氏一族,被温逐流以高深功夫化掉的这颗珍贵金丹,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?

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

丹道学,无论外丹还是内丹,都是修道之人的独有技能。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,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,但前者属于哲学流派,后者属于宗教文化,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,却又有所区别的事物。

大约在东汉末年,道教从产生之时,就综合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,吸纳了民俗传统、风俗礼节和以纵横、捭阖、阴阳为代表的百家源流,它在初期以寻求长生为目的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世俗大众的道德观念、价值尺度和治世方式,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传承信仰。

\"丹田\",是丹道修行的重要概念,它最早出现在东汉桓帝时期的《老子铭》、《仙人王子乔碑》中。但是外丹术向内丹术的转变,却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,这是道教思想的重大变革。从这一刻起,道家由最初探索外部世界为目的的自然科学,向以探索自身生命进程和生死奥秘的精神科学转变。在此引导下,道士们拼命追求的外丹术也向内丹术转变。作为发端于黄老的金丹,也从辅助修炼的有形药物,变成与人体不可分割的内在支撑。

老子,是无可争议的道家思想奠基人和道家学派创始人,被称为\"道祖\"或\"太上老君\"。他读通了周王室的典藏,终于融会贯通,提出了\"道\"这个哲学的概念,在函谷关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。道教\"法天地\"而\"崇自然\",它的最高境界是\"长生久视之道\"。从老子开始,道教出现了两大流派——文始派和少阳派。

文始最高,少阳最大

文始派,又称尹喜派或楼观道,它上承老子,发展了道家的学说,为道家二祖。创始人是周时函谷关令尹喜,他从老子处继承了《道德经》,所以世人称为\"文始先生\",尊为\"关尹子\"。

在《列仙传》中,记载了尹喜遇老子的故事,\"关令尹喜者,周大夫也。善内学星宿,服精华,医隐德仁行,时人莫知\",说他对医学和道学都非常精通,\"老子西游,喜先见其气,知真人当过\",尹喜是个善于望气的人,他看到圣人紫气,暗中留心,果然遇到老子。\"老子亦知其奇,为著书\",老子为他写了《道德》经上下篇。由于尹喜直接受教于老子,因此这一派被称为\"文始最高\"。尹喜的流派为\"文始派\"或\"尹喜派\"。道教流派之一\"楼观道\",尊奉文始先生为开派祖师。

据传,文始派的始祖是太上老君,传二祖文始先生,再传三祖麻衣子先生,而后传四祖希夷先生陈抟老祖,传五祖火龙先生,而至六祖邋遢道人张三丰。至今史料中,没有关于尹喜生卒年代和生平轨迹,只有零散事迹见于神仙列传中。但武当山志中,却收录了尹喜传道的踪迹,说明尹喜作为世人应当是有迹可循的。

少阳派,作为全真派前身,分支众多,影响广泛,被称为\"少阳最大\"。这一派别,出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,称北宗五祖之初祖。秦志安所撰《金莲正宗记》序言中说\"是教也,源于东华,流于重阳,派于长春\"。

按照全真道祖王重阳《满庭芳》词的说法,全真派是太上老君亲口交付西王母,将教义赐予东华教主,法脉嫡传,至吕祖\"行缘甘水复度重阳\"。王重阳在山东游历时,\"见七朵金莲出水\",后收了著名的\"全真七子\"——邱刘谭马郝孙王,此七人游历天下,皆为开派宗师,尤其以邱祖长春真人的龙门派为盛。

关于少阳派教祖王玄甫,至迟在元代太宗十三年(1241年),即有\"东华帝君\"的说法。《金莲正宗记》中记载,\"帝君姓王氏,字玄甫,道号东华子\",说王玄甫以\"东华子\"为道号,遇仙缘后,得到金诀玉册,经过三年体悟,臻于大成,\"遂退居于昆仑山烟霞洞,颐神养浩,久之结草庐以自居,篆其额曰'东华观'\",后来王玄甫功德日深,上天\"赐号曰东华帝君,又曰紫府少阳帝君\",\"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,嗣弘法教\",云房先生钟离权是他的衣钵弟子,少阳派由此开枝散叶,所以王重阳自称受教于吕洞宾,宣称\"全真之道由此滥觞,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。\"

外丹与内丹,究竟是什么丹

外丹是什么,外丹又叫做\"金丹\",是使用铅、汞、硫磺等天然矿石,借助鼎火之力烧炼制成的丹药,炼丹者的道行决定着效力大小。最著名的无过于离恨天李老君的九转金丹。外丹出现于秦代,盛行于汉,在此之前,修道之士考虑最多的,无过于追求永恒的生命,如何才能达到不腐不朽的境界是最重要的,能否成仙得道倒在其次。

许多精通医理的道家,发现了\"以物养生\"的道理,五行五色的天然食物,对应人体五脏六腑,产生相应的滋养效果,比如吃黑豆补肾,吃黑芝麻乌发等。当然,最能够实现长久不变的物质,非金玉莫属。\"我命在我不在天,还丹成金亿万年\",古人认为只有服用千万年形成的金玉精髓,便能达成不朽,掌握自己的命数。

对金丹的痴迷,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产生的。先秦时期,术法方士们已非常重视外丹,渴求长生的秦始皇,派遣无数方士进山出海,可惜一无所获。汉武帝也有自己的\"长生梦\",他铸造了\"铜仙承露盘\",每天用露水和着玉石碎末吞服,仍然魂归黄土。

然而,真正炼出丹药的修士们,却没有服食。传说,初代天师张道陵在嵩山石室得到了丹诀天书,在江西龙虎山上炼成金丹,为了实现度化万民的誓愿,张天师没有吞服飞升,而是留在人间弘扬道法,创立龙虎山天师道。茅山道的祖师陶弘景真人,医术和道术同样精湛,凭借自己的功法炼出了金丹,最终也没有服食,他认为自己功行不足,没有服食的资格。大师们为何对金丹如此慎重呢?

外丹,又称\"黄白术\"。从金丹的用料看,丹指丹砂(即硫化汞),呈红色,道士陶弘景也说\"丹砂即朱砂也\",它有奇特的性质,\"烧之愈久,变化愈妙\"。丹砂在高温作用下,还原为水银,进而将汞和硫再化合,生成黑色硫化汞,再经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,恢复到红色硫化汞的原状。这个化学还原和氧化反应,对古人而言是生命往复的奥妙所在。\"成功\"的难度就在于火候的控制。

晋代道士葛洪在《抱朴子·金丹篇》中写道,\"凡草木烧之即烬,而丹砂炼之成水银,积变又还成丹砂,其去草木亦远矣,故能令人长生。\"丹砂因此被列为炼丹药物第一,其中含有的剧毒硫化汞,是丹丸的主要成分。仅唐代,就有数位帝王服食金丹中毒而死,尽管皇室提供的原料都是顶级的,炼丹的先生也是最高明的。清代的雍正皇帝,是史料记载最后一位服丹中毒的帝王,他在颐和园的丹房成了提供慢性毒药的工厂。

另一种说法是,金石丹药虽然具有特异性,但服食的体质、方法和时间点却很有讲究,并且要配合身体内部修炼才能达到需要的效果,否则就会适得其反。而历代帝王相信了术士的谎言,对伪劣无效的仙药,用服食不当来解释。更有甚者,通过黄白之术点化药金、药银,由此发迹者也不可胜数。

内丹是什么,它与外丹相对称,出现于唐、盛行于宋,由于外丹的巨大副作用,道家放弃了外丹术,转而兴起\"身为炉鼎,心为炉室\"的内丹术。内丹以人体自身为丹鼎炉火,以精、气、神三宝为基础,通过控制意念使三者混合,最终成形的内丹,道家也称为\"婴儿\"或\"元婴\"。如何完成\"结丹\"境界,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对修炼理论有系统阐述。

外丹触手可及,那么无形无相的内丹是什么样,自古不同的修士有不同的说法。比如,有人认为,内丹是丹田内形成的发光圆球;有人说,内丹是修士体内源自丹田的气息;还有人说,内丹就像一个婴儿的形状,藏于丹田之内,待修道者功行成就,它就可以舍掉躯壳,让修道者白日飞升,这个情节在还珠楼主的许多作品中有描述。

修炼内丹的人,必须进入\"天人交感\"的境界,首要学习的是打坐调息,这是锻炼人体鼎炉的基本功,等到意念坚定不受滋扰的时候,就可以调动控制体内的气息,不停地游走经络穴道,按照时辰钟点,吸收天地精华,修为提升直到\"结丹\"。内丹术对后世的影响,比外丹术要大得多。关于内丹,虽然没有人亲眼见过,但是大家都相信它的有形有质,最为公认的是\"圆球说\",这可能是从外丹的圆形想象而来。

从唐末五代的传奇,到宋元的话本,再到明清小说,记载了无数的神仙方术和妖魔鬼怪,都有修炼内丹的异能,这些内丹无一例外,都被描绘成发光的珠子。在蒲松龄先生的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篇,孔相公热毒凝聚,胸前生了一个瘤疮,疼痛难忍危及生命。有数百年功行的狐女娇娜,吐出自己修炼的内丹,为孔相公治好了疾病。后来孔相公被雷击死亡,又是娇娜的内丹救活了他。既能医疾疗毒,又能起死回生,内丹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。

内丹术的出现,基本替代了外丹炼制的方式。越来越多的修行者,相信内丹术和锻炼形神的方法,寄希望于修炼纯阳之体,最终实现长生久视。八仙故事中,铁拐李夺舍的前身李玄,能够元神云游四方,就是内丹修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\"元神出窍\"。能够自由出入身体,达到这个层次,已经离神仙境界近在咫尺了。

孜孜以求的修士们

修行是一件辛苦艰难的活动,完全不像武侠小说中随意拍几下,就能打通任督二脉,大小周天三十六。作为丹道修士,都把打坐静心作为首要的功课,因为修真的最终目的,是要收敛心神,达到元婴凝练,最终结丹。因此,\"人情断绝,道心显现\"才是修炼的根本方法,这在许多神怪小说中多有体现,如聊斋志异中的贾奉稚、续玄怪录中的杜子春等等。

老子《道德经》中写道\"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\",也是提醒要\"遣欲而发心\",才能最终实现炼神还虚的目的。邋遢道人张三丰也说,\"杂念少者得丹早,杂念多者得丹迟\",说明心念对修行的重要性,只有看淡一切世俗情感,控制心猿意马,消除各种杂念,才能很快进入修真境地。然而这一步确实似易实难,难怪引渡杜子春的道长要感叹\"嗟呼,仙才之难得也!\"

钟吕派,该派以钟离权、吕洞宾为代表,是宋元内丹学的肇始,受教于少阳派。《杨家将演义》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幕后的主角。此后不论全真派的各个流派,都自称直接或间接得自钟吕的金丹大道。钟离权,字云房,汉唐时代隐士。避乱入终南,遇东华帝君王玄甫,得道,授以各种丹诀符箓,自称正阳帝君,把心得传授吕洞宾。吕洞宾唐代人,姓吕名岩,拜云房先生为师后隐居华山,不时外出行道。

钟吕派以本家内丹大道为正宗,视其他修炼法门为旁支左道,有《还丹歌》、《破迷正道歌》、《灵宝篇》、《指玄篇》等经典传世。吕洞宾弟子宋代修士施肩吾的《钟吕传道集》,是钟吕派的重要代表,书中记录了钟离权解答吕洞宾的十八个问题,都是关于内丹修行的,认为各种修炼的神异现象\"随功夫深浅而呈现\",只有按照规矩修炼,\"始无歧误之弊,能入真仙之境。是诚五祖七真一切圣贤之要典\"。

先天派,由唐末五代宋初时期的道士陈抟开创。这一派受教于文始派,以陕西华山为祖地,亦称\"老华山派\"。陈抟(871-989),字图南,自号扶摇子,祖籍毫州真源(今河南鹿邑),此人经史子集、医卜星象无所不知,间通佛理。举进士不第,求仙访道,隐居武当山九室岩、华山云台观以及少华石室,精研内炼丹道。

陈抟的内丹理论,以道家为根,将儒、释与之融合,用易理解释内丹道术的诸般变化,以及与阴阳五行、穴位经络的联系,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,为宋元内丹派的形成奠定基础。朱彝尊在《经义考》中,对陈抟的《无极图》解释为长生秘诀,认为它揭示了\"顺则成人,逆则成仙\"的内丹修炼基本原理。这一观念,影响了后世许多修行宗派,都主张\"逆修返源\",将性命\"还归虚无\"。

南宗\"紫阳派\",以北宋时期张伯端为开山祖师。这是流派主要以南方地区为主,主张\"言命处多,言性处少\"的内丹修炼,宗派主要代表人物多出南方,故名\"南宗\"。开宗祖师张伯端(987-1082),字平叔,号紫阳,浙江天台人,曾为府吏,后突然领悟\"一家温暖千家怨,半世功名百世愆\",将案牍文书全部焚毁,由此获罪发配岭南。在四川时遇到吕祖弟子刘海蟾真人,传授金丹要诀,自著丹经《悟真篇》,传嫡系法脉,历二祖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三祖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四祖泥丸翠虚真人陈楠,至五祖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,内丹派南宗得以发扬光大。

紫阳真人张伯端的丹道思想,端承于钟、吕,他所著述的《悟真篇》,在《四库全书·总目提要》中,评价为\"专明金丹之要,与魏伯阳《参同契》,道家并推为正宗\"。南宗的理论虽然有汲取于禅法之处,但是比禅法更全面,比如主张\"重在命功,先命后性\"。在修行方面,张伯端反对\"形式主义\",而是主张有实际效果的\"隐修于市\",并且与开派立宗没有兴趣,更像个自在逍遥的隐士。因此,南宗历经\"五祖\",白玉蟾之后才有了南宗的教团。